• 收购
    职位搜索引擎Simply Hired被日本招聘巨头Recruit Holdings收购 今年5月份,我们曾报道过全球最大的职位搜索引擎之一Simply Hired将于6月26日停止运营的消息。当时有消息说Simply Hired的部分资产已经被收购,但当时并不知道其中的详情。今天,我们知道了Simply Hired停止运营的真正原因:Simply Hired的资产已经被位于日本的招聘巨头企业Recruit Holdings收购。Recruit Holdings手里有很多招聘求职类的网站,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招聘信息搜索引擎Indeed.com。   收购Simply Hired的资产后,Recruit计划继续运营Simplyhired.com这个网站。针对收购Simply Hired的资产,Recruit Holdings专门发布了一则声明,声明具体内容如下: Recruit Holdings今天宣布,公司已经收购了Simply Hired的资产,收购协议从今天开始正式生效。http://www.simplyhired.com 这个网站将作为职位搜索引擎继续运营,但只作为Indeed旗下的一个发布合作方。Recruit未来将通过自然增长和并购的方式巩固自己在人力资源市场的领导地位。 目前,求职招聘行业的公司应该说是进入一个并购高潮期。上个月,招聘公司Monster刚收购了类Tinder模式的移动求职应用Jobr。前不久,微软斥资262亿美元收购了LinkedIn。   作为全球最大的职位搜索引擎之一,Simply Hired 于 2004年 正式上线,用户可以在网站上搜索成千上万的职位公告板和公司招聘网站。Simply Hired 把各种地方的招聘信息加以整合并一体化,为求职者提供一站式服务。求职者既可按职位类别泛泛浏览,又可按地点、职位类型、对学历和工作经验的要求,缩小搜索范围。它的使命是让用户以最简便高效的方式找到最理想的工作。   在此之前,Simply Hired共获得过超过 3400 万美元的融资,投资方包括 Dave McClure、Foundation Capital、Guy Kawasaki、Fox、IDG Ventures 和 Ronald Conway 等。Simply Hired的用户遍布全球 24 个国家(说着 12 种不同的语言),网站的月独立访客为 3000 万,平台上有 70 万家发布招聘职位的公司,可搜索的职位数量有 600 万个。目前市场上和Simply Hired模式类似的公司包括 Monster.com、Indeed和 Glassdoor 等等。Monster 今年发布的 Q1 数据显示,自己平台上目前有 5 万家发布招聘职位的公司,不过并未透露职位数量。Indeed 此前曾表示自己目前的月活跃访客有 1.8 亿。   本文参考了多个信息来源:www.recruit-rgf.com
    收购
    2016年07月04日
  • 收购
    在线学习平台 Zaption 被 Workday 收购 ,将于9月30日暂停服务 Zaption 是一个教育互动视频制作平台,在 Zaption网站上,老师和公司都可以在网站上发布视频,或者将现有视频用户教学。6月30日,该公司宣布被人力资本管理软件公司 Workday 收购。Zaption 的服务将于9月30日关闭。具体收购详情没有披露。   在 Zaption 的网站、iOS app 和Chrome app 中,老师可以使用其提供的工具在视频时间轴上嵌入题目,学生观看学习时,视频会在有题目嵌入的地方自动暂停,学生完成屏幕中或屏幕右侧的小测验后,即可继续观看。付费版本有更多高级功能:老师可以建立学习小组,还可以看到每个学生的视频观看进度和答题数据分析,制作完成的视频甚至可以被转移到站外,比如学校的 LMS。   Zaption 团队表示,Workday 服务于很多全球范围内的大型公司和教育机构,有更好、参与性更强的学习体验,很高兴自己的技术能成为 Workday 应用的一部分,包括非常值得期待的 Workday Learning 的一部分。   Zaption 成立于2012年,公司位于旧金山。曾在2015年获得15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投资人包括NewSchools Venture Fund、Redcrest Enterprises、 Scion Capital 和 Telegraph Hill Capital。   本文参考信息来源:venturebeat.com
    收购
    2016年07月04日
  • 收购
    Purch 收购企业黄页网站 Business.com,完善小企业领域布局 数字媒体公司 Purch 近期收购了企业黄页网站 Business.com,用以增强其在小企业领域的实力,并为公司原有产品、服务在小企业领域的扩张提供了广阔市场。   Business.com 成立于 1999 年,曾在 2011 年被 Resource Nation 收购。公司主营各类广告销售,服务对象主要是小型企业。 Purch CEO Greg Mason 称,此次收购完成后, Business.com 将保留原有域名,并继续经营其现有业务。此外, Mason 拒绝透露收购后 Business.com 的团队有多少人会留下;不过他称,公司现有团队将和 Business.com 共同维护和开拓小企业业务。   Purch 旗下有一批专注产品测评分析的网站,如 Tom’ s Guide、 AnandTech 等。去年,Purch 获得了 135 万美元的 C 轮融资,融资完成后, Purch 通过收购不断扩大规模,去年底, Purch 还买下了一家移动端电商平台—— ShopSavvy,完善了公司从广告到购买的整体电商渠道。 来源:36氪,作者:张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8517.html
    收购
    2016年06月23日
  • 收购
    微软官方23张PPT中文版:我们为什么要收购LinkedIn   来源:腾讯
    收购
    2016年06月14日
  • 收购
    突发:微软宣布将以262亿美元收购LinkedIn 北京时间6月13日晚间消息,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科技巨头公司微软宣布将以262亿美元收购全球职业社交网站领英LinkedIn。据悉,目前LinkedIn市值在150亿美元左右。 对此,linkedln中国区CEO沈博阳在朋友圈予以确认,“是的,这是真的。这是科技史上最大的收购之一。领英中国会继续保持独立发展,获取更多的资源支持,向着连接全球职场人士的使命努力。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 根据协议,微软将为每股LinkedIn股票支付196美元,较该股上周五收盘价溢价50%。 截至发稿,盘前微软股价跌0.35%报51.3美元;领英(LNKD)盘前大涨48.71%报194.89美元。 微软表示,计划发行新债券为此项交易融资,并预计此项交易将使其2017财年剩余时间的每股盈利减少约1%。 此项交易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前完成,LinkedIn现任CEO杰夫·韦纳将继续领导该公司,并向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汇报。 值得一提的是,微软曾多次尝试收购LinkedIn,但遗憾地是,最终都错失了机会。 微软方面表示,杰夫·韦纳仍然将担任LinkedIn CEO ,LinkedIn的品牌、文化及独立性将得到保留。 据悉,微软以及LinkedIn董事会一致批准这一交易,杰夫·韦纳以及LinkedIn董事长兼联合创始人Hoffman也都支持这一交易。 几年前,LinkedIn CEO杰夫·韦纳(Jeff Weiner)险些将公司以20亿美元出售给微软,幸亏微软临阵退缩。 BI曾报道称,在LinkedIn于2011年IPO(首次公开招股)之前的几年,微软曾多次试图收购LinkedIn。 最初,微软报价5亿美元收购LinkedIn,虽然接近达成协议,但最终还是告吹。在LinkedIn IPO之前的数月,微软又给出了最后的报价:近20亿美元。 但是,当时负责微软战略与合作的副总裁汉克·维吉尔(Hank Vigil)却临阵退缩,认为报价太高,最终放弃收购LinkedIn。维吉尔已于2011年离开微软。 LinkedIn创建于2002年,2003年5月5日网站正式上线。作为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会员人数在世界范围内已超过 3 亿。 来源:腾讯科技(王潘)
    收购
    2016年06月13日
  • 收购
    “兼职猫”即将收购“兼职达人”,资源整合成趋势 “兼职猫” 将于近日完成对 “兼职达人” 的收购。据透露,本次收购后,“兼职达人” 暂保持独立运行。   今年3月报道,“兼职猫” 完成金额为 6300 万人民币的 A+ 轮融资,由赛曼基金领投,梅花天使创投、匹克高管跟投。在同类产品数量过剩、学生用户选择多、粘性低的情况下,兼职猫更着重于企业用户的招聘服务,在他们身上赚钱。截至 3月 份,平台每月承接订单总量为 150 万,招聘完成率 80%。自 2015年9月 开始收费后,每月流水两千多万,可以带来一百多万的净收入。   而 “兼职达人” 同为兼职项目,自 2015年5月 上线以来,项目估值过亿,获得千万级 Pre-A 轮融资,平台目前超过 120 万用户,10 万商家入驻。   其实,兼职行业同类产品的思路基本都类似,从解决 “招聘信息真假” 切入,快速匹配商家和应聘者,在达到一定规模后,经平台过账,后期切入金融、社保等领域。区别相对较大的是,“兼职猫” 之前着重在做广州领域,“兼职达人” 发力在做深圳。   本次收购,相当于兼职猫在地域上的市场扩张。另外,面对涌现的新兼职平台(像壹佰块、58 分拆的 “斗米”等),抱团取暖、资源整合未必不是一种上策。   “探鹿” 与 “小美科技” 合作时,双方创始人也曾表达过类似的看法:“市场资源已经到达开始整合的临界点,很多服务商开始抱团,大家把各自擅长的领域做好,然后一起合作将资源最大化,才能提高彼此之间的效率。而对企业来说,弹性用工的需求会越来越大,服务商通过合作跑赢市场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   来源:36氪,作者:徐宁,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7099.html
    收购
    2016年05月18日
  • 收购
    Oracle以5.32亿美元收购节能数据分析公司Opower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软件巨头 Oracle 已同意以每股 10.3 美元共 5.32 亿美元(较早前路透社的消息是 5.48 亿美元)的价格现金收购利用数据分析帮助用户节能的云服务提供商 Opower,与上周 5 收盘价相比,这个价格溢价了 30%。   Opower 是一家创办于 2007年 的能源数据分析公司,其目标是帮助家庭用户实现节能。Opower 可以在不需用户安装任何智能设备的情况下,便可得知家庭中制冷、制热设备每天消耗了多少电能(从电力公司拿到的数据)。同时 Opower 还可以让用户看到邻居们的用电账单进行比对,从而在比较重促进节能行为。通过这些举措,Opower 帮助用户实现了平均 1.5%-3.5%的节能效果,同时由于用户可以实时了解用电情况,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2014年Opower 已经实现了上市。目前 Opower 的云服务拥有 6000 万用户,分析的电表读数超过了 6000 亿次。   Oracle 本身此前已经涉足电力领域的业务,OracleUtilities 就是针对公用事业的云解决方案,可以为客户提供基于云的各种管理和分析功能。在收购了 Opower 之后,Oracle 在公用事业领域 SaaS 将少了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   这是 Oracle 在 2 周内进行的第 2 项收购—上周的 4月28日,软件巨头刚刚以 6.63 亿美元收购了建筑工程云服务提供商 Textura。接连的举动表明 Oracle 有意进一步拓展垂直领域的云服务。同时这也表明,在 IaaS 与 PaaS 被 Amazon、Google、微软、IBM 等公司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的情况下,Oracle 正视图通过收购垂直市场的云服务提供商来扩大在 SaaS 市场的影响力。   来源:36氪,作者:box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6576.html
    收购
    2016年05月03日
  • 收购
    Salesforce收购深度学习创业公司 MetaMind 移动 CRM 上市公司 Salesforce 宣布收购了深度学习创业公司 MetaMind,MetaMind 将会在 5 月 4 日之后停止服务,不过双方没有透露太多的交易信息。 MetaMind 联合创始人和 CEO Richard Socher 在一篇文章中说 Salesforce 计划将 MetaMind 的技术迁移到 Salesforce 的服务当中。MetaMind 在 5 月 4 日开始停止向免费版用户提供服务,对付费用户的服务延期到 6 月 4日,并且将会彻底删除全部数据。 现在大公司都在深度学习这个领域进行大规模研究,包括 Facebook、Google、微软和 Twitter,Salesforce 在上个月已经受够了机器学习上市公司 PredictionIO,在去年收购并关闭了日历应用 Tempo AI。同时,Salesforce 已经建立起一家数据科技团队。 MetaMind 在 2014 年创立,与 Salesforce 的关系密切,MetaMind 副总裁 Ruslan Belkin 是 Salesforce 的前副总裁,MetaMind 也曾获得了来自 Salesforce CEO Marc Benioff 和 Khosla Venture 的 800 万美元风险投资。这家公司的目的是想让人们在使用深度学习的时候变得容易一些。 MetaMind 的业务主要有两个部分,自然语言处理和图像分析,用户可以通过 MetaMind 开放的深度学习的工具、软件或者在线服务进行研究。比如当年输入一个 Twitter 用户的用户名,MetaMind 可以分析出该用户的情绪等以及在线识图。
    收购
    2016年04月18日
  • 收购
    消息:中华英才网全资收购伯小乐,价格不知 在线招聘领域的并购还在持续。去年5月并入58同城的中华英才网昨日宣布,已完成对新锐招聘网站伯小乐的全资收购。 收购完成后,伯小乐团队将整体并入中华英才网,组建成为中华英才网校园招聘创新事业部,原伯小乐CEO赵朋来出任该部门负责人。 据悉,伯小乐2015年9月份上线,团队以90后大学生为主。2015年10月,获58同城战略投资。 据中华英才网总经理刘扬介绍,中华英才网历来重视校园招聘业务的发展,是国内三大在线招聘网站中校园招聘历史最久、效果最佳的“选手“。此次全资收购伯小乐,主要看中伯小乐”在线笔试+在线面试“的创新模式,作为对中华英才网传统校招业务的补充。“中华英才网在招聘领域一直勇于创新、锐意进取,致力于与求职者共同成长,伯小乐团队以90后大学生为主,对于应届毕业生及大学生求职心理非常了解,此次收购‘伯小乐’正是中华英才网针对90后新生代求职群体求职新趋势的一次模式创新”。 据介绍,伯小乐首创的“在线笔试+在线面试”模式将企业与毕业生连接在一起,开创了校园招聘全新模式,解决传统校园招聘模式链条过长、效率低下的“痛点”,笔试、面试的在线化,使招聘企业与求职群体聚合在伯小乐平台上,完成高效率的招聘流程。这一模式迎合了互联网企业的招聘需求及高校应届大学生的求职需求,成为大学生与企业的桥梁。截止目前,已有3000余家企业,200余家高校入驻,拥有超过50万个人用户。 在流程设置上,有招聘需求的企业在伯小乐平台发布和岗位对应的笔试题,求职者在线笔试,把对以往单纯根据简历判断求职者转化成考核求职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企业对于通过在线笔试的候选者,直接预约在线面试,最初完成招聘流程。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经过将近一年的强势回归,中华英才网实现了三端(PC、APP和手机网页端)重构,并在2016年春节后移动端发力跃居行业第一后,开始在传统优势业务即校招领域发力。此次全资收购伯小乐,正是中华英才网在校园招聘领域的积极布局。 资料显示,自去年5月并入58同城后,中华英才网通过专业的品牌调研,为重新走向辉煌制定了专属的新英才战略。在移动互联网发展浪潮下,中华英才网积极迎接变化,下大力气寻求移动端发展,力求颠覆传统模式,全面提升服务和招聘效果。   http://www.hrtechchina.com/10920.html
    收购
    2016年03月21日
  • 收购
    甲骨文 5 亿美元收购云计算创业公司 Ravello Systems Oracle 今天披露,其收购了云计算创业公司 Ravello Systems。虽然没有透露具体的交易细节,但 Oracle 表示将会以 5 亿美元的价格进行收购。   此次收购对于 Oracle 加速建设云环境下的计算、存储、网络工作负载有着重要的意义。Oracle 希望通过加速云计算业务,来向微软和亚马逊发起挑战。   Ravello Systems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雷玛•塔米尔在此前一份与此相关的信件中提到:Ravel 加入 Oracle 是为了让用户在云环境下可以运行任何类型的工作负载,让 Oracle 有能力帮助客户简单迅速的迁移到云环境中,节省客户的时间和费用成本。   截止去年Ravello 已经融资 5400 万美元,其中包括 2013年 宣布过的 2300 万美元。投资机构包括:Qualcomm Ventures、SanDisk Ventures、Sequoia Capital、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Norwest Venture Partners 和 Vintage Investment Partners。   Ravello 公司始建于 2011年 位于加利福尼亚的 Palo Alto,从那里到 Oacle 的总部并不是很远,其客户包括:包括 Arista、 Brocade、Red Hat、SUSE 和 Symantec。   在收购之后 Ravello 将继续提供服务。   本文编译自:venturebeat.com
    收购
    2016年02月24日